稽考文献,融通古今,构建理实结合的“古代汉语”课堂
牡丹江师范学院 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学院) 胡宗华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古代汉语
主讲教师:胡宗华
授课对象:汉语言文学2020级
课程简介:《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基础课程、传统课程,开设于二年级,共讲授2个学期,118学时,6.5学分。课程分为文选和通论两大板块。文选主要选取典范的先秦时期的历史散文、诸子散文,如《左传》《战国策》《论语》等典籍中的部分篇目,为通论理性知识的讲授打下基础。选取《诗经》《楚辞》中的部分诗篇,了解上古用韵的特点。通论主要讲授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等古代语言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兼顾技能训练,引导启发学生,使学生具备传授、讲解文言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理念
本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以问题引导推进教学设计,在讲授过程中兼顾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通过启发、讨论、检索文献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融通古今的文献思维,增强学生对于古代文献典籍的感知力,达到“理”“实”结合,提升学生创新以及传承中国优秀传统语言文化的能力。课程截图展示如下:
三、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在大一现代汉语学习基础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具备了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语言学知识,为古代汉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分析能力,但受制于中学阶段积累的文言词汇和古代文化常识等知识所限,尚不完全具备将已有语言学的知识与古代汉语的学习进行对接的素养。因此,在本门课程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以学生现有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形成古代汉语学习思维。
(二)教学策略
1.传统教学方法与启发式等教学法相结合
古代汉语属于语言类课程,传统讲授法有助于学生打基础,同时在讲授中结合启发、讨论、训练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创造。如在讲授造字理念时,为引导学生思考,要求学生造“家”字,并解释其造字理念。在此过程中教师导入与造字相关时代背景,让学生深入体会古汉字的形成。
学生造字展示
2.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践训练形式
通过古诗文诵读、格律诗词创作、文言作品讲授、古文句读等丰富多彩的课内外实践训练形式,使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提高自身传承、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
(三)线上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团队自建SPOC《古代汉语》,并结合超星泛雅平台开展讨论、测试等教学活动,为学生的平台学习做好准备。引导学生使用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网、籍合网等古籍资源检索网站,将检索到的文献语料通过讲授、上传等方法在钉钉平台与同学们共享。
教学环节设计
课程建设及使用的平台和资源
四 、教学实施样例展示——古书中的用字:异体字
教学实施以学生为中心,融合课程思政,引入BOPPPS(导言—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教学模型。
教学步骤 |
教学实施 |
课程思政 |
课件展示 |
1.总结超星学习通布置的“异体字”课前讨论预习任务。 |
①学生创造想象中的“家”字。选取部分造字进行展示,并引导学生总结彼此造字产生的异同。 |
感受汉字是集体智慧的产物。 |
|
②以新冠疫情为讨论点,展示学生搜集到的古籍书影中“灾”字的不同写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古籍中出现的异体字的用字现象。
|
感受中国古籍中蕴含的丰富的语言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
|
③根据学生的文献查找,总结出了三种“灾”的写法:灾、災、烖。引导学生说出异体字的一些特点,并板书展示。 |
增强学生检索文献的信息素养。 |
|
2.总结升华学生对于异体字特点的归纳,介绍异体字的别称。 |
通过展示《荀子•天论》的不同版本引发大家思考:除去上举不同典籍中出现异体字现象,相同典籍地流传也普遍存在这一现象,进而加深学生对于异体字的认识。 |
激发探索古籍的兴趣,感受古书中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 |
|
3.总结异体字产生的原因。
|
藉由异体字普遍存在的现象,引导学生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并通过战国七雄的异体字的使用情况,引导学生意识到异体字的缺陷。 |
在我国建国时制定了汉字简化方案,大量减少异体字,提高了民众的识字率,易于文化普及。 |
|
4.引导学生不仅要知道异体字的存在,还要从根本上了解异体字产生的途径。 |
①引导学生分析例字,总结三种途径。同时在讲授“灾”的异体字产生于造字方法不同之外,还要扩展指出造字中均出现了“火”的构字元素。 |
引入安全防火的防范意识,以及普及古人的“火”文化在造字思维中的反映。 |
|
②通过让学生回忆学习过的“四体二用”造字方法,引导学生分别指出形声和会意是造字能力强的造字方法,加深异体字产生途径的记忆。 |
具备分析异体字的能力,进而扫清阅读古书中出现的此类文字障碍,更好地吸收中华文化。 |
|
5.能力扩展:“京”“东”之讹:申子的籍贯。 |
汉代典籍中记载申子籍贯为“京人”,而唐代典籍记载为“东人”。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思考两个时期记载的不同。适时展示给学生两方北魏墓志中出现的“京”的异体字“亰”,引导学生思考出:“京”写作俗字“亰”,“亰”讹作“东”的繁体字“東”。同时,教师补充“東”前又臆增“河”字,变作“河東人”,帮助学生理顺讹误的顺序。 |
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学生探究中华文化的兴趣。 |
|
6.布置作业,学生自主将探究的热情从课堂延伸至课下。 |
查阅典籍,分析《触龙说赵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还是“太后盛气而揖之”的讹误问题。(提示:注意从文字形体角度考证分析) |
体会中国古书中蕴含的多重研究价值。 |
|
五、教学反思
古代汉语课程讲授的文选及通论学习所使用的语料均来自于中国古代典籍的记载,这就意味着古代汉语教学需要建立起与对应古籍之间的联系,以直观的形式帮助学生形成与古籍有关的具象思维。日常的讲授与训练中要不断地引导学生检索文献,熟悉古籍,养成查找原典、稽考古籍文献的习惯,从而建立文献思维,形成探源意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疏于发掘古籍文献对于古代汉语学习的价值,如古籍跨越时空的流传,在传抄过程中自然会产生诸多异文,这就为文字、词汇、语法等问题的讲授扩展了提升空间,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政治、文化等因素对于语言文字的影响,有助于实现创造能力的提升。换言之,“理”“实”结合,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一方面也能促使学生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升与素质的培养达到有机融合,高效地实现古代汉语课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能力,实现思政教学目的。
目前,《中华再造善本》、杜泽逊先生主持编纂的《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等大型善本集成的出版,以及古籍文献的数字化转化均为研究与阅读善本古籍提供了便利。那么,教师在讲授字文字、词汇等部分时,可通过古籍书影的展示,使文选的内容更立体地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建立起教材与古籍之间对应的关系,真正构建“理”“实”结合的古代汉语课堂。古籍书影展示如下: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据日本汲古书院影印宋建安黄善夫家塾刻本影印《宋本史记》
中华再造善本据中国上海图书馆藏宋刻本影印
《春秋经传集解·郑伯克段于鄢》
中华再造善本据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宋庆元六年绍兴府刻宋元递修本影印
《春秋左传正义·郑伯克段于鄢》
中华再造善本据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宋刻本影印《尚书·尧典》